8月15日,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第六届新华文化艺术节的首场活动——“文化新使命 奋进勇担当”主题演讲比赛圆满落幕,本次活动历经两个月的筹备组织,来自全区的34名选手组成20支队伍开展激烈角逐,通过反复改进细节、精心打磨稿件、不断精益求精,呈现了一场语言艺术盛宴。为大力弘扬企业文化、展现集团职工风采,现推出演讲比赛作品展示专栏,供大家学习借鉴。
【本期刊登第十八组作品】
演讲题目:《当草原奶茶遇上数字奶泡——文化新使命里的内蒙古“奶茶担当”》
演讲形式:演讲+背景视频
报送单位:巴彦淖尔市子公司
演讲选手:李惟一,女,磴口县分公司职员。
内容简介:选手为我们分享了一杯特殊的“文化奶茶”,它熬煮着北疆文化工作者对文化传承的爱与坚守,交融着深耕教育事业的初心和底蕴,每一口都沉淀着岁月的深情。
【演讲稿】
当草原奶茶遇上数字奶泡——文化新使命里的内蒙古“奶茶担当”
“赛白努!” 各位领导、同事,大家好!我是来自巴彦淖尔市子公司的18号选手李惟一,我想请大家先看看我手中这杯奶茶,它可不简单,传统奶皮子打底,上面飘着数字奶泡,这是咱内蒙古的文化密码,既有着草原的味道,又透着新时代的甜味儿。那么,在“文化新使命”这大锅奶茶里,咱内蒙新华人该如何当好那勺“提香的炒米”呢?
一、奶茶底子不能换: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咱的“草原牧场”。
“文化兴则国家兴,文化强则民族强”。这就好比熬奶茶,首先得有好奶源。习近平文化思想,就是我们的 “文化牧场”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如同奶茶里的盐,是灵魂所在;打造北疆文化品牌,就像炒米要炒出焦香,得下足功夫。
作为书店的一员,我亲历过筹备北疆文化大型读书活动的故事。当时,大家日夜忙碌,布置场地的材料堆成小山,书架错落林立。尽管时间紧、任务重,但没人喊累。因为我们知道,这就像熬煮奶茶,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调配。活动当天,看到读者们的热情,孩子们求知的眼神,老人们对书籍的深情,我明白了,我们是在把总书记的思想,用奶茶般的语言,传递给大家,这就是用现代方式熬煮传统的文化奶茶。
二、奶泡要打新花样:北疆文化品牌的“新配方”。
再看看北疆文化,底蕴深厚,融合了草原文化、农耕文化、红色文化等多种元素,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。草原上的英雄史诗、悠扬的马头琴曲、奔放的蒙古族舞蹈,还有那些红色故事,都是我们的精神瑰宝。
我们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也在不断努力,以改革创新为引擎,实现了从卖书到做文化的战略重构。推动文化铸魂,以全民阅读与乡村振兴为双轮驱动,面对数字化浪潮,以智慧新华建设为核心,完成了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,从传统图书发行行业,蜕变成为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商,书写着北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奋斗史诗。
三、炒米要当顶梁柱:新华人的担当就是“熬茶的那双手”。
在推广北疆文化的路上,书店团队怀着对文化传播的热忱,将足迹印在学校与乡镇牧区。这不是简单的图书配送,而是让北疆文化的基因深植基层。我还记得走进偏远乡村学校的场景,当我们把崭新的书籍递给孩子们时,他们那欣喜的眼神,小心翼翼接过书本的样子,让我深知,我们传递的是文化的种子,那崭新的书脊像刚破土的梭梭苗,而北疆文化的根系正悄然蔓延。
同时我们为草原书屋,引入数字化阅读小程序,让知识触手可及。从马背送书到云端借阅,方式在变,但送文化上门的担当始终不变,我们就是要守好文化传播的火塘,让北疆文化茶香远飘。
今天,想与大家分享一杯特殊的“文化奶茶”。它熬煮着北疆大地滚烫的爱与坚守,交融着北疆文化与河套文化的深厚底蕴,每一口都沉淀着岁月的深情。时光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,当三千多名南方孤儿在自然灾害中陷入绝境时,内蒙古的草原额吉们来了。她们没有豪言壮语,只用“接一个,活一个,养一个,成一个”的朴素承诺,用蒙古袍裹住瑟瑟发抖的生命,把冰冷的小手揣进自己温暖的掌心。这便是北疆文化中责任与担当最生动的注脚——草原儿女面对苦难从不退缩,总以最质朴的行动扛起生命之重。
作为内蒙新华人,我们深知在这片连梭梭苗都需奋力扎根的土地上,文化传播注定充满艰辛。我们愿做风沙里的逆行者,让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长成文明的森林。
我是那个立志让北疆文化香飘万里的“奶茶派送员”,让我们携手,以新华力量助推北疆文化繁荣,让北疆文化绽放更亮的光彩!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