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7日,2025北疆书展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启幕。截至30日,书展已吸引近5万人次观展,图书销售突破5万册。这座素有“塞外青城”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,正涌动着前所未有的阅读热潮,书香满城,阅读热情持续升温。
清晨八点半,会展中心外已排起长队。等候人群中,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挎着布包静立等候,有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轻声交谈,还有不少专程从包头、鄂尔多斯、乌海等地赶来的读者。开展首小时,入口处闸机每分钟通过近百人,多个热门展位前迅速排起长龙。
“我已经买了二十多本书,后备箱都快装不下了。”市民王先生展示着他的“战利品”,从北疆文化研究到当代文学作品,种类繁多。像他这样“囤书”的读者不在少数——中南传媒出版社的展位前,《国画》等精品图书开展两天就销售一空,不得不紧急补货。
在数字阅读盛行的今天,这场突如其来的“纸质书热潮”显得尤为珍贵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调查显示,尽管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已达80.6%,但超过54%的人还是更喜欢读纸质书,认为纸质读物更适合深度阅读。北疆书展的火爆,正是这种阅读偏好转变的生动注脚。“指尖滑动替代不了书页翻动的触感。”读者李女士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,“捧读一本好书时的那种沉浸感和专注度,是碎片化阅读无法给予的。”她专门请假前来,一口气购买了十余本儿童绘本,“希望孩子从小感受纸质书的温度。”
本届书展特别设置了精品图书、大众图书、少儿读物等8大主题展区,集中展示10万余种、100万余册的新书好书与精品图书。读者们在这里慢下脚步,细细翻阅、轻声交流,重新体验着与纸质文本的深度对话。
书展的火爆不仅体现在销售数据上,更体现在那些充满仪式感的阅读场景中——阅读区座无虚席,读者们或坐或卧,沉浸在书的世界里;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翻阅绘本,轻声讲解;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展厅中,年轻读者们正在翻阅文化与历史。
“书展创造了集体阅读的场域效应。”书展负责人表示,“当越来越多人聚集在一起认真选书、读书时,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和氛围感染,提醒人们回归深度阅读的本真价值。”
本次书展精心策划了百余场文化活动,成为推动阅读热潮的重要引擎。名家讲座现场场场爆满,读者们为获得一个座位提前两小时排队;新书发布掌声不断,作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创作心得;数字体验和特色文创产品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“北疆文化主题展”集中展示了《北疆文库》等一批优质北疆文化出版物,让读者在书香中领略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。许多当地读者表示,通过这些著作更加系统地了解了自己生长的土地,增强了文化认同感。
学生成为书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各年级学生在开学之前,成群结队穿梭于各展馆之间,参加阅读活动,选择学习用书与文具。高中生王悦琪说:“与网上购书相比,书展提供了直接翻阅、比较选择的机会,价格也比网上还便宜,而且还能参加相关文化活动,这种体验无可替代。”
会场中,读者们捧着新购的书籍认真翻阅,孩子们坐在角落津津有味地读着刚入手的少儿书,老人们在银龄阅读展区仔细挑选心仪的图书。这一幕幕场景,构成了青城秋日最美的文化图景。
2025北疆书展不仅是一场图书交易会,更是一场全民阅读的推广活动,一次集体文化体验的盛宴。它生动诠释了在数字时代,纸质阅读不仅没有消失,反而以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重回大众生活中心,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价值、抵抗碎片化阅读的重要方式。
北疆书展的精彩正在进行中,这座城市也正在用一场文化盛会证明: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人们对深度阅读的渴望、对精神滋养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。纸墨重香中,北疆大地的阅读春天正在到来。